目前精神卫生医院床位有限,精神病患者治疗出院后,大多待在家里,“散落”民间,被社会忽视,甚至受到歧视,如果病情复发,轻者情绪失常,行为失控;重者伤人纵火,肇事肇祸,危害社会,给社会的平安稳定带来严重影响。对此,在无锡市崇安区残联的指导帮助下,“七彩家园”社工中心蓝丝带项目组调研摸底,筹备策划,于去年5月开始实施精神残疾“三社联动”蓝丝带服务项目,即通过社团组织、社区、社工协同合作,以精神残疾人为服务对象,积极开展预防复发、增能自助等专业服务,帮助患者减轻和控制病情,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和参与社会生活。该服务项目对于补充政府社会服务功能,推进 “幸福无锡”建设,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,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。
一、导入三社联动公益理念,搭建蓝丝带助残的服务平台。
为了更好地服务精神残疾人,位于风雷新村92号的“七彩家园”社工中心蓝丝带项目组不断加大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,投入资金创办了蓝丝带助残日间照料站,并开辟了心理咨询室、蓝丝带活动室、数字油画工坊等专业服务功能区,制订了服务对象安全守则、日间照料办理手续和工作人员职责等服务制度;组建了“三师二工”的专业服务团队,现有精神卫生医师2名,心理咨询师2名,康复训练师1名,社工9名,义工78名;设计了蓝丝带标识,用代表平静的蓝色丝带构成一个“心型”,表示爱的传递;把“案主自决”、“尊重接纳”等公益理念践行于工作之中,从四个方面明确了蓝丝带助残的服务思路,一是明确了服务宗旨:以爱暖心,助人自助。二是明确了服务理念:人性化管理、柔性化服务、专业化介入、社会化互动、提升自身功能、激发自助潜能。三是明确了服务目标:帮助服务对象化解在预防复发、家庭生活、社会权益等方面遇到的障碍,促进他们发挥自身潜能,参与社会生活,共享社会成果。四是明确了服务内容:开展预防复发服务,开展日间照料服务,开展心理疏导服务,开展家庭支持服务。
二、融入三社联动专业手法,注重蓝丝带助残的服务开展。
为了更好地服务精神残疾人,蓝丝带社团组织要求社工深入社区,以专业的手法来开展助残服务。
(一)使用个案工作方法,提供专业服务
蓝丝带社工使用个案工作方法,为服务对象统筹多方资源,协调多种专业人士,提供多项服务,两年来建立个案45个,结案43个。
一是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法。该理论认为:人具有“理性与非理性、合理与疯狂的双重性”,精神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不合逻辑的思考或不合理的观念所导致的。依据这一理论,社工们扮演教导者的角色,对服务对象进行优势视角评估,采取理性介入的方式开展服务。31岁的华某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,具有危害社会的攻击性行为倾向,有一次跑到派出所“自首”,声称杀了人,但查证下来是妄想。以前靠药物治疗,病情有所好转,但仍有复发。为了帮助其稳定状态,回归社会,社工们进行了2次家访,了解案主的病史情况,取得案主及家属的信任,从去年9月开始对案主华某实施专业服务,让案主开放地表达对自己问题和治疗的看法,找到冰山下的自我,并教授应对妄想的技巧,通过三个月的治疗和辅导,案主华某的病情得以康复稳定,现在已上班工作,有了一个正常人的工作岗位,其父母非常感激。
二是提供心理疏导服务。心理咨询师和社工们就服务对象遇到的心理困扰进行心理疏导,使他们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,生活态度得到改善。精神残疾女董某某,丈夫因侵占公款而坐牢,住房因抵债还款而拍卖,她一时不知怎么应对,情绪相当失控,甚至有自杀的倾向,社工采用心理危机介入法,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,经过心理疏导服务,辅以物质生活帮助,使董某某逐渐渡过了心理危机期。
(二)采用小组工作方法,开展增能服务
两年来蓝丝带社团组织共开展小组工作25个,小组活动次数190次,服务人次1520人次。
1、开展精神稳固小组活动。根据精神残疾人的不同病理特点,建立相应的精神稳固小组,并开展小组活动。每逢周三上午,精神卫生医师就会来到蓝丝带活动室,为精神残疾人提供精神稳固服务,用药物治疗、行为修正等方法进行治疗,传授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处理,帮助服务对象缓解精神压力,改善生活态度。社工和义工则组织服务对象开展同伴互助活动,使他们接触互助文化,找到角色榜样,学习同伴生活经验。服务对象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“精神家园”。
2、组织“数字绘画增能增收”小组活动。一是数字绘画活动特色鲜明。社工们组织精神残疾人成立了数字绘画兴趣小组,每批小组成员6至8人,他们周一、周二、周四、周五都会来到蓝丝带活动室进行数字绘画练习,中午还可以享受免费快餐。通过数字绘画活动,使精神残疾人逐步获得兴趣、希望,得到满足感、成就感,从而改善心理功能和精神状态,实现病情稳定,达到预防复发的目的。二是数字绘画活动产出见效。通过淘宝网的“蓝丝带”淘宝店进行网上售卖,并结合网下义卖等方式,将作品变成商品,以增加残疾人的劳动收入,形成了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。由此残疾人从中得到社会认可,无锡日报、无锡电视台分别进行了专题报道。
(三)善用社区工作方法,进行社区服务
蓝丝带项目团队积极探索“三社联动”,社团积极联系社区,社工主动联手居委干部,共同服务社区的精神残疾人,两年来共开展社区工作10个,社区活动次数22次,受益人群1670人次。
一是开展“关注精神健康、预防疾病复发”的专题辅导讲座。蓝丝带项目团队联合江海街道6个社区,由社工策划组织了专题讲座活动,给60多位服务对象及其家人传授如何防止病情复发的秘诀,社工还强调:预防疾病复发,既要坚持服药,维持治疗,还要辅以社会支持、家庭关爱、心理调节,鼓励患者积极预防疾病复发。服务对象及家人均受益良多,感悟颇深。
二是举办“冬日暖流公益善举”蓝丝带助残爱心义拍会。今年1月28日,蓝丝带项目团队组织举行了爱心义拍活动。崇安区委书记刘亚民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,高度赞扬了企业家对社会尽责的热心、对残疾人群的爱心,指出这样的公益活动非常有意义。在义拍现场,30多位来自崇安区工商联的企业家参与竞拍,不到一个小时,28幅残疾人创作的数字油画、书法作品拍卖成交,一共拍得87000元善款,并放入新设的“蓝丝带助残爱心基金”,用于扶持残疾人事业。参与此次爱心拍卖的企业家伍国林表示:“购买残疾人的字画,既是献爱心,更是从精神上给予鼓励,这是单纯给予物质帮助所无法做到的。”
三、扩大三社联动社会影响,展示蓝丝带助残的服务成效。
一是对案主的服务成效。使地区上的精神残疾人得到了互助、自助、他助,病情趋以稳定,没有复发,有的生活步入了正轨,有的找到了工作。
二是对家庭的服务成效。使精神残疾人得到了家庭支持,家庭成员开始接纳认同他们,提高了家庭成员对他们的照顾能力和监护能力,从而修复了家庭功能,改善了家庭关系,促进了家庭和谐。
三是对社区的服务成效。改变了社区居民对精神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偏见和歧视,建立了对精神残疾人的社区支持网络,从而有利于他们融入社区,有利于社区的和谐稳定。
四是对社会的服务成效。《政府掌舵民间划桨》、《付出爱心收获了感动》、《蓝丝带飘扬回归路》等多篇报道分别在人民日报、新华日报、江苏卫视、无锡日报、扬子晚报等媒体报道。 “让爱穿越残障”社工项目于2010年开始,连续当选为崇安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;“蓝丝带助残康复路”项目于2012年开始,连续当选为无锡市公益创投项目,累计获得了20万元的项目资助,被评为“十佳优秀公益项目”,还被为无锡市助残先进候选集体;精神残障“三社联动”蓝丝带服务项目,于2013年1月荣获全国首届社会工作优秀项目二等奖,在无锡、江苏乃至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。
四、反思三社联动服务项目,推动蓝丝带助残的服务深化。
(一)小组工作需走向系统化
社工在项目督导的支持鼓励下,轮流组织实施服务对象成长、支持小组活动,不仅受到服务对象及家庭的欢迎,也锻炼了社工的小组工作能力。但是,纵观项目小组工作,仍缺乏一套更为系统、完善的实施计划,小组活动显得零散,因此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小组活动,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分享、分担和支持展现出来,从而提升小组活动的实效。
(二)政府购买需走向政策化
目前各级政府用来购买社会服务的资金主要是民政部门的经费,没有相对应的购买社会服务的财政配套政策,这使得政府部门在出资购买服务时资金不足,以至于难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。
(三)社会工作需走向本土化
由于目前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的缺失,项目组社工不得不简单照搬国外以及香港的社会工作模式。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,而人是具体的,有差异的。这意味着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不可能全球统一化,而应该是充满了区域差异性。为此应该进一步探索适合国情的、因地制宜的,多样化、多层次、多发展的社会工作模式和专业工作方法。